新学期,校长应该有“三个追问”

网络      发布日期: 2024-02-29


 

校长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成就学生和教师。

近日,重读山东名校长邢毅丽的专著《幸福地行走》,我再次被邢校长对于“幸福教育”的认知与践行所感动。

在书中,邢校长说了这样一段话:

繁忙的工作不是我远离课堂的理由,只有深入课堂,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教师们的酸甜苦辣,只有深入教师们的各种教研活动,才能保持敏锐的教学思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日不进课堂,一日不和一线教师交谈,我就会游离了本职。这种认识一直在呼唤着我,鼓舞着我,让我不能停下脚步。

品读这段满含智慧和温暖的文字,我想到了一个不吐不快的教研话题:新学期,校长应学会“三个追问”。

 

追问一:你有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吗?

何谓教育教学思想?我个人的理解是校长要及时走出一味模仿或一味创新的状态,在理论支撑下形成根植学校传统、着眼未来发展,带有自己深度思考印迹的教育、教学、教研主张。
实话讲,大部分校长是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的。只不过这些思想碎片化居多,不成体系,缺乏理论支撑,登不了大雅之堂。

如何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以下路径和策略较为有效:

1.研读名校、名校长的专著,从“好校本”中寻找思考的支点

2.在专家引领下,运用SWOT分析法对本校的办学历史与经验进行深度梳理,从而形成“个人洞见+大众认同”的教育哲学,以及众多带有学术价值的“教育主张”。

比如:在邢毅丽校长的访谈录中,我辑录了如下教育主张:

1.改变是从心灵的觉醒开始的;2.学习毕竟是学生的事,教师怎么可以代劳呢?3.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仅从教学改革入手太急功近利,必须从师生的思想入手,从滋养精神入手;4.虽然我们的老师个个优秀,每个人都有亮点,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但光靠一个人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成过去,现在的竞争是实力的较量,更是人心聚散的检验;5.我们的幸福教育有两层含义:一是全面的幸福,二是全员的幸福;6.校长最主要的责任就是成就学生和教师;7.教育是有心人的世界,教育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事业;8.校长要做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有的时候,教育不是做的太少,而是管得太多;9.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有温暖的心灵底色外,还需要专业的引领;10.书卷气是一个教师最重要的品格……

比如:重庆市田家炳中学经过多年潜心实践,苦苦探索,成功破译了幸福教育的密码——“136”,鲜明地体现了学校特别是校长独特的办学主张。“1”就是学校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3”就是确立了幸福教育的“三个目标”——益物、益人、益已;“6”就是实施幸福教育的“六种途径”——构建幸福校园、彰显幸福文化、成就幸福教师、培养幸福学生、打造幸福课堂、实施幸福体艺。

再比如:重庆市云阳县后叶小学郑小权校长探索“555”推进策略,高位推进“心动党建”品牌落地落细,较好地体现了教育党建与学校主责主业深度融合的办学主张。“555”即抓实“五大锚点”(升级“心动校园”“心动德育”“心动课程”“心动课堂”、培育“心动教师”)、聚焦“五大支点”(“党建+”高位推动、“发展顾问”教研驱动、“课改先锋”示范带动、“教联体”多方联动、“后小红烛”智慧行动)、提升“五大基点”(锻造“组织力”、培育“创造力”、提高“教学力”、提升“反思力”、彰显“传播力”)。

 

追问二:你有与学校兄弟姐妹一起“切磋琢磨、彼此感染”的教科研行动吗?

校长的身影应该在哪里?应该在与学校兄弟姐妹一起“切磋琢磨、彼此感染”的教科研行动里,做着与校长身份相符的专业事,享受着教育人的幸福与精彩。

教科研是学校的“软实力”,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校长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该主动发挥率带作用,将其打造成学校科学提质的“新增长点”。
邢毅丽校长在访谈录中说了这样一段话:作为校长,要做教师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要让教师在其发展历程的“关键时期”,经历“关键事件”,当好“关键人物”。

她推进“课例打磨月”、凝心聚力打造精品教研的具体做法如下:

每个教研组根据一定的研究主题共同确定课例,大家围坐在一起,先进行集体研讨备课,再针对确定的研究主题推敲每一个设计、每一个环节,然后确定一位教师进行执教。接下来,大家一起观课、议课,针对第一轮的课堂观察进行再反思、再修改、再上课。如此下来,经过三轮备课、两次打磨,每一位老师都沉浸其中,撰写出有深度的课堂观察报告和反思总结。

这种课例打磨有“三个作用”:

一是促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者。在研讨中,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互相激励,把集体探索的精神点燃,把集体思索的智慧凝聚。

二是学生享受到了幸福课堂的精彩。集体智慧的形成,受益者不只是教师,还有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教师教学是快乐的,学生学习是愉悦的,课堂成为了一次又一次师生心灵交融的幸福之旅。

三是校长用无可挑剔的率带行动赢得了所有教师的敬重。在教研现场,校长不再是高高在上、纸上谈兵的行政管理者,而是说着专业话、做着专业事的学科领袖。

 

追问三:你有促进师生思想和行为真正转型的“读书工程”吗?

何谓“读书工程”?个人认为,系统设计、整体推进、成效显著的常态读书行动才称得上“读书工程”。

何谓促进师生思想和行为真正转型的“读书工程”?个人认为,它至少体现三个特征:一是校长不能当旁观者,必须亲自参与,发挥好引领作用;二是读书主体多元化,教师、学生甚至是家长都被卷入有实质意义的读书行动中;三是读书对象全员化、读书内容主题化、读书形式多样化、读书成果可视化。

实话讲,截止目前,我还很少见到具备上述三个特征的“读书工程”。反而大都是形式大于内容、雷声大雨点小、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校长如何实施促进师生思想和行为真正转型的“读书工程”?建议抓好以下“三个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建立紧密型读书组织。这个读书会的成员必须是志同道合者、尺码相同者。大家不为虚名而来,每个人读书的目的很纯粹,就是为弥补理论之钙而读,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功底而读,为改变自己的教育生活而读,为丰富自己的精神境界而读。

着力点之二:营造静心阅读的氛围。通过常态的、多形式的读书活动,努力让读书成为师生甚至是家长的自觉行为和心灵需求。

着力点之三:建立“校长率带+成果转化”推进机制。校长带头买书、荐书、赠书、读书,全程参与各种读书活动,以正能量的读书行动引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进入“读好书,好读书”的美好境界。同时,要出台读书成果转化奖励方案,用评价手段推动“读书工程”进入深水区。

比如:邢毅丽校长组织的“萤火虫”读书会,就是我们借鉴学习的好样本。邢校长每次出去开会,都会带回各类的教育丛书,学校根据教研需要直接将订阅的专业报刊送到各教研组。这些文化滋养,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还使大家开阔眼界、提升了境界。书友会定期举行读书论坛,从“我的读书故事”到“我的课堂故事”,从“论高效课堂”到“论教师发展”,大家倾心参与、全情卷入,乐在其中,收获了诸多感动与精彩。学校还每月举行“主题报告会”,为师生搭建共读、共研、共享的交流平台,营造了积极主动的阅读氛围。这种阅读生态,成就了教师,也成就了和学生和家长,真正体现了一位名校长“将每一件小事做足教育的气息,将每一次教育做足幸福的味道”的办学主张。

再比如:重庆市云阳县青龙小学教育集团用教育的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持续推进学校“大阅读工程”,通过行政团队例行读书、教师寒暑假共读一本书、学生寒假读书分享、家长每日亲子阅读半小时等活动,建立了多元、多维、立体化的读书体系,物化了一批有学术影响力的读书成果。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