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荐读:《徐霞客游记》及相关书单

中华书局      发布日期: 2023-01-05

游记1.jpg

 

2021年,央视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播出了最新一期《徐霞客游记》,精彩演绎了有“游圣”之称的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的传奇人生今年是徐霞客诞辰436周年,小编转载中华书局推荐的书单,预祝大朋友小朋友们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徐霞客.png

 

徐霞客之名号的来由

徐霞客这个名字,我们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至少在中小学教材中见过。但看了节目之后,我们发现徐霞客似乎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徐弘祖”,这是怎么回事呢?

徐霞客是今天江苏江阴市人,他们徐氏是当地的大家族,据说鼎盛时期,有十几万亩土地。徐霞客的高祖徐经跟唐伯虎在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间一起进京参加会试,陷入当时的科场舞弊案之中,被终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和入仕做官。此后,他们家族不再热衷于参加科举考试。徐霞客的父亲徐有勉颇有祖辈遗风,一生不屑为官,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徐弘祚、徐弘祖、徐弘禔。所以徐弘祖是徐霞客的本名,而“霞客”则是他的别号。

据《霞客徐先生墓志铭》记载,“霞客”这个别号,是徐霞客的忘年交、当时的大名士陈继儒给他取的。陈继儒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被奉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的《小窗幽记》。据载,陈继儒曾经编纂过一部《奇男子传》,常常感慨当时见不到古时候的那种奇男子。有一天,有人将徐霞客引见给他,他对徐霞客的旅游探险行为非常赞赏,认为这位比自己小将近三十岁的汉子正是自己想见的奇男子,遂结为忘年之交。

游记2.jpg

关于“霞客”这个别号的来历,网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陈继儒见徐霞客眉宇间有烟霞气,出游又经常是朝霞出而晚霞归,所以称他为“霞客”。其实,“霞客”之称,应该还是跟徐霞客经常游历名山大川的行为有关。古人常称山林之中的隐士或仙人为“烟霞客”“餐霞客”,而《霞客徐先生墓志铭》称,徐霞客生下来就有异相,“绿睛炯炯,十二时不瞑,见者已目为餐霞中人”,正暗示了这层联系。无论如何,由于有了大名士陈继儒的推扬,“霞客”这个雅号便流传开来,反而盖过了他的本名弘祖。

节目中反复吟诵了徐霞客的一句名言:“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表达了云游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里的“苍梧”指湖南宁远的苍梧山,也叫九嶷(yí)山,相传舜帝南巡时就死在苍梧之野,然后葬于其地。徐霞客这句名言,还令我们联想到《楚辞·离骚》中屈原所说的“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在昆仑山上)”。屈原这样说是以仙游神话为依托的,徐霞客的这种豪言,或许也是受此启发吧,这也似乎再次说明“霞客”之号颇有仙气!

游记3.jpg

 

《徐霞客游记》的成书与流传

徐霞客一生,凭借一己之力,畅游大江南北,足迹遍及明代的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今天的十九个省市自治区。他去的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至、猛兽出没的荒野,经常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可谓历尽千辛万苦。徐霞客在旅行过程中,还留下了大量记录游历考察情况的日记手稿。可惜他还没来得及整理成书,就一病不起了,于是就出现了节目中他将日记手稿托付给好友季梦良整理的那一幕。

季梦良,字会明,是当时徐家的家庭教师,也是徐霞客的好友。崇祯十四年(1641)正月徐霞客去世后,季梦良不负重托,在王忠纫校定稿的基础上,又遍搜遗稿,分地域加以编集,于崇祯十五年(1642)腊月编成《徐霞客游记》。到顺治二年(1645),江阴屡遭兵火,又发生“奴变”,《徐霞客游记》原稿被“抢散”,部分书稿被焚。后来季梦良又再次整理,《徐霞客游记》遂逐渐以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开来。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徐霞客的族孙徐镇整合当时流传的各种抄本,加以校订,才第一次将《徐霞客游记》雕版付印。

乾隆刻本《徐霞客游记》出版后,流传广泛,影响很大,此后大量出版的《徐霞客游记》,多据此本翻刻,增减变化很小。建国后,人们在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发现了一部此前少见流传的《徐霞客西游记》抄本,经专家鉴定,认为是季梦良整理本的重抄本。这个抄本虽然也有残缺,但不像此前的流传的抄本屡经文人润色删改,基本保留了徐霞客后期游记的原貌,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今天人们常见的《徐霞客游记》,基本都是在乾隆刻本和《徐霞客西游记》抄本的基础上综合整理而成的,总计有六十多万字。中华书局出版了由堪称当代徐霞客研究第一人的朱惠荣先生整理的多种版本的《徐霞客游记》,可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

如果您想取其精华,那么可以选择读“中华经典藏书”系列的《徐霞客游记》;如果您想窥其全貌,那么可以选择读“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的《徐霞客游记》;如果您嫌注译太麻烦,想直接领略原文的风采,那么可以选读“中华经典普及文库”系列的《徐霞客游记》。

不过,《徐霞客游记》的诞生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与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传统密切相关的。据《霞客徐先生墓志铭》记载,徐霞客从小就喜欢博览奇书,尤其喜欢读“古今史籍、及舆地志、山海图经”等。可见徐霞客的出游,与他从小阅读的地理书籍是密切相关的。

说起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首先要说到节目中提到的《尚书·禹贡》,这大概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比较科学的地理文献。其他如《周礼》《尔雅》《管子》《吕氏春秋》等书的部分篇目中也有一些涉及地理知识的篇目。此外还有专书《山海经》和《穆天子传》等。

与《徐霞客游记》类似的,节目中提到了北魏时期郦道元写作的《水经注》。《水经注》跟《徐霞客游记》一样,也是一部由一人之力,结合文献和实地考察而写成的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是一部为《水经》作注的书,而名气却似乎大得淹没了《水经》。《水经》原文只有一万多字,简要记载了一百三十七道川流的源头、流向、经历郡邑、归宿等;而郦道元的《水经注》的篇幅则拓展至三十多万字,记载川流及支流一千多条,内容涉及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而且像《徐霞客游记》一样,《水经注》的文笔也非常优美,入选语文教材的《三峡》选段,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名篇。中华书局也出版了当代《水经注》研究第一人陈桥驿先生领衔译注《水经注》,为大家阅读《水经注》这部名著提供了可靠文本。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了解这个世界,既需要阅读文献资料,也需要实地考察。“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果实在没空,先到书里看看也不错哈。

文章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