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笔会:多彩妙笔书写多彩青春

     发布日期: 2020-05-25

2019年7月19日上午,创作笔会开始啦!文心研学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用青春的妙笔,尽情书写青春的乐章。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蒋成峰代表专家评审组做了精彩点评。我们选取两篇特等奖文章,与蒋教授的点评同时发出,大家一起学习吧!


1563676876829763.jpg


文学特长生研修班写作笔会

题  解


题目: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这里的“诗”指《诗经》,而“礼”主要是《周礼》。但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放大了理解:“诗”就是文学,“礼”就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通过这次的研学活动,相信你对于中国传统的“诗礼”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请以“诗与礼”为题(或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1000字。


题解:

“诗”和“礼”是孔子最看重的两项教育内容,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人文教育的核心。从孔子的原话来看,“不学诗,无以言”,意思就是说要积极地向《诗经》学习语言艺术,否则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受影响。“不学礼,无以立”,意思就是要学习《周礼》,学习各种礼仪,否则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这两句话可以说是具有一定的写实性的,当时人们的社交活动尤其是外交活动中常常会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来委婉地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熟悉《诗经》的句子,几乎寸步难行。而当时各级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政治事务之一就是举办各种祭祀、典礼,如果不熟悉各种进退揖让的礼仪,是没法在“政府部门”站住脚的。

不过,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看,“诗”和“礼”早已经超出了原有的本义。正如题干所提示的:“诗”代表文学,“礼”代表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诗”和“礼”所代表的人生价值。

诗就是文学。而文学,或者更宽一点说艺术的核心要义在于:自由、情感和美,一个人不管写不写诗,是不是一个作家,只要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充满了炽热的感情,具有细腻而丰富的美的体验,那他就是一个诗人。而一般所说的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绝大多数也正是这样的内容。随便举一个例子,《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就以鸟的形象暗示了自由,描写了美丽的女子,也表达了求之不得的郁闷和得偿所愿的快乐。那些伟大的诗人、作家,无一不是自由、爱和美的热情的追求者。

“礼”的涵义有几层:第一层就是礼节,在各种场合中应该做出的行为模式,古人讲究磕头、作揖、施礼,现代人虽然不讲这些,但还是要有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说话做事、坐立行走都要有点儿规矩;第二层是各种制度性的规范,即古人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都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不能僭越;第三层是更深层次的道德规范,即所谓家国情怀,是基于人性、人情的各种根本要求。

如果进行深入分析,那么就会发现,诗和礼总是密不可分的。诗所表现的爱最终也可以表现为家国之爱,诗的美当然也能够表现为自然、和谐的人性之美,更不用说诗的自由和规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规范的基础上才能表现出自由;没有规范,也就无所谓自由了。

而就礼来说,即使在孔子那里,也未必总是那么死板禁锢的教条。孔子认为,礼的出发点应该是维护人性、规范人性,使人的各种特点得以协调、中和:“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而孔子的学生有子则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更值得注意的是孔子的另一个表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礼”难道就是作为赠礼的玉帛这种物质形式吗?难道只有“钟鼓”就能成为礼乐吗?显然不是的,钟鼓玉帛都只是形式,最终的目的还在于维护源自人性的那些情感、秩序。此外,即使是儒家最看重的丧礼,孔子也总是在强调它的情感性:“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的目的在于彰显人情,如果要在形式的铺张、周全与发自内心的哀戚之间做出选择,那么他宁可选择后者。

可以作为参证的是魏晋时代的阮籍: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世说新语·任诞》)

可见在阮籍心目中,发自人性本真的道德观念早已内化于心,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形式规定,那些所谓“礼仪”的繁文缛节,是给一般道德自律能力不够的人设置的,对他来说,已经不需要了。所以阮籍虽然在母丧期间照样喝酒吃肉,最后的表现却是:“阮籍当葬母,蒸一肥豚,饮酒二斗,然后临诀,直言‘穷矣!’ 都得一号,因吐血,废顿良久。”怀念目前是人性的根本,禁酒禁肉只是表面的俗礼。在阮籍这里,虽然突破了俗礼,却并没有背离礼的根本,他以各种表面的叛逆实现了对自由、爱和美的追求。


这类“AB”形式的题目,在中学生写作中最常见做法是平均用力,先说什么是诗,再说什么是礼,然后解释二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写法很难写出新意。比较好的做法是立足于一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以一个角度作为线索来组织整篇文章。

对本题的写作来说,既可以立足于“诗”,记叙诗人(甚至只是爱好文学的人、甚至只是爱美、爱自由的人)在对追寻自由与艺术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家国情怀。例如屈原、李白、苏轼等等。

当然也可以立足于“礼”,写真正遵守礼法的人一定是充满人性之美,呵护人间真情的大爱之人。那些表面上满嘴仁义道德内心却肮脏阴暗的人不在此列。

此外,实际上“诗”和“礼”并不一定要上升到很高大上的角度,完全可以只是就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表现“美”,那些有情趣、有意思、好看的、好玩的事情都算是广义的“诗”,而那些更重视规范、讲究秩序的方面(即使看上去有点繁文缛节,其实并不是完全不需要的,就像有人常常说的,生活需要仪式感)都可以算是“礼”。

总之,写好这个题目,最重要的是对于相关论题的深入思考。只要有了深入的思考,有了深刻的观点,那么接下来的人物设定、情节设计、乃至细节安排、语言运用等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亦言亦立,畅游诗礼


唐歆(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校区)


我是浩瀚海洋里的一粒微尘,我是无垠荒漠里的孤单行者,踏遍万里疆土方有星点获得。

放眼望,诗海茫茫,道不尽半点玄机前路渺渺诉不完切切真情。

诗是裹着自由的。她是豆蔻年华的少女,不施粉黛,素面朝天。她像闹性子似的,把那些金钗银钗一股脑丢了去,只任秀发垂落,只掐一朵顶鲜顶美的花别在耳后。他是意气风发的青年,大步上马,饮酒挥鞭。酒至兴处,便有了仰天长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狂,便有“左牵黄,右擎苍”的勇。

诗人作自由之诗,倚着其独立之精神。诗中,确乎是包蕴着一种酒脱与坦率的,或遮掩含蓄或张狂高调,恰同文学之热情与无容的创造力。

文学是一团永恒不灭的烈火,是人的心责之火,是照亮社会与国家之火。推开文学的橱窗,无论是人还是来客,定都会惊异于其内的精彩绝伦,金碧辉煌。心底最珍视的一段情,唯需一支生花妙笔,方可跃然于纸上。

孔夫子讲求礼,礼是立国之基,大基不窜,地动山摇。若修身,需学礼,若治国,需情礼,若平天下,需用礼。把握住守礼的一方净土,才可称得上是握住了根本,稳固了根基。追忆明清时期国子监谢师礼,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坐静听,弯腰行礼,微小细节中便可见礼之运用。孔夫子崇尚的礼,亦随着时代的变迁继承革新,演变为当今时代之礼,亦成为道德行为之准则。

无礼之人好似细杆,风吹便倒,无礼之国好似用空心砖堆砌成墙,轻推便塌。礼是一种节制,它无可避免地扼住了思想的咽喉,止住了人们的脚步,却也将人可安稳地圈进一个合适的“度”,一个契合民情,社会与国家的界限。人们在此度内安居乐业,国家在此界内兴旺发达。

延伸至今,礼已然成为社会制度连同人际失系,但仍未变其本质。说礼也是简单往小里说便是三人同行两人等一等落后的同伴往大了说,便是尊重,遵循,是无丝毫懈怠地跟从社会制度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处理好人际关系。举止有礼恪守规矩,才可营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

拾起一撮茶叶,提壶任水缓缓落入杯中,茶叶在水中翻转舒卷,他们相遇了。静望杯中,已能嗅得淡淡茶香,那一缕苦涩却暗含甘美的气息,正悄然透入本平淡无味的水中,愈发沁人心脾,它们相融了。我想借此来喻文学同制度与人际的交融,遇见它们没有交锋,磨擦,更未迸出火花,相融,它们和而不同,共生而互补。

但这华静的湖面之下,注定是有暗流涌动着的。制度与人流或有形,或无形地为文学划界,限定着文学的范围。文学在思想自由的前提下迈着大步。不断变革,有所改造却难越了界限。文学绝非一坛死水,它是无数灵动的生命,千万个有思想的灵魂凝聚而成的,点点繁星是一同闪烁,便可照亮整片天空。文学在冲波自身枷锁的同时,也检验着这个社会,洞悉着社会制度是否公正合理,他在绝不违背伦理正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既而改善社会制度,突破腐朽、愚昧的禁锢,拉心与心的距离,侧耳倾听人们心跳的回响。

文学是荷,便迈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但有一部分保留着最初的纯粹礼制是松,经年累月屹立不倒,把最牢固、最坚忍发挥到极致。在这偌大的世界里,倘若能窥见诗与礼的一隅,便已是一件幸事了。

我空手而来,叩响诗礼的大门,归去,已是塞满行囊,连一缕最静的风,也要贪心带走。



诗魂礼成


朱宁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鄞州中学)  


那是一江锋锐沉默的黄水,

历经千年,绵延不绝,

撞入中华的脉搏,

激荡出神州唯美的诗歌。


那是一抔坚实干燥的黑土,

充满着春去秋来、 花落花开的生命的纹路,

锻烧几载年华,

凝练起一尊庄严厚实的礼器。


如果秋叶不再静美,

没有了长江与孤鹜的闲暇,

蜀道的艰难无人品味,

茅庐的衰败不再为秋风扩大。

那么今天的中华文化,

又该是怎样死气沉沉的苍白面色,

又该是怎么黑黢黢旋转无尽的泥潭?


有了诗的灵魂,

浪漫才突显其伟大,

现实才在企盼中成长。


如果孝悌不再威严,

失去了礼义廉耻的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