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知阳:且行且思,筑梦航天(十一届文心雕龙杯征文一等奖)

     发布日期: 2019-04-29

且行且思,筑梦航天

窦知阳(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二)

如果你关注科普卫星的话,你会发现,在众多科普卫星的坐标中,有一个很特别。这个坐标代表的,是世界第六颗,也是中国首颗,由中学生参与研制的小卫星——丰台少年梦想一号科普卫星。而我正是亲身参与其研制的学生之一。研制小卫星过程中,曾经那个遥不可及的航天梦在眼前逐渐展开,我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探索科学的奥秘,领悟科学的真谛。目标清晰而美好,道路漫长而坎坷。一次次假设,一次次求证,一次次挫败,一次次超越,且思且行,追梦不息。

还记得那一次“舌战群儒”的场景,可惜我并没能像诸葛亮一样说得百官心悦诚服,反而使自己尴尬收场。当时小卫星研制仍处于理论探究阶段,为了设计一颗更节能、且将成本降到最低的卫星,我们决定放弃传统卫星喷气式姿态调整系统,另寻他路。整整一周,我为此茶饭不思,绞尽脑汁,甚至连上课都会不自觉地考虑起这个问题。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出神,脑中突然浮现出当年赤壁之战的情形,诸葛亮与鲁肃在船上讨论何为将帅之才——就在一个“兵”字。会用兵者,天地万物皆可胜百万之师!一刹那,我茅塞顿开,诸葛孔明以垂江之雾借来十万支箭,我何不以地心引力来调整卫星姿态!

我马上爬起来,连夜赶画出了设计草图——原理很简单,用太阳能板像裹春饼一样将有效载荷卷在里面,待其进入预计轨道后再舒展开,不难想象此刻卫星一端是正方体的有效载荷,另一端则是边长为其十倍的太阳能板。此时由于卫星呈长条状,其各点所受地心引力不同,受力大的一端自然会朝向地球,并且保持这个姿态不变,简直没费“一兵一卒”就达到了调整姿态的目的!

我的设计一经讲出,大家就吵开了锅。有人质疑道:“由于你的卫星姿态处于完全被动状态,当太阳能板与阳光刚好平行怎么办?”有学霸做出了推算:“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你这个卫星上不同点间的引力差值太小,真的能使小卫星转起来吗?”……众人的一连串追问顿时让我手足无措,但是碍于面子,我强行狡辩说:“太阳能板平行的概率很小吧?”“你再算算,是不是算错了?”……我偷瞄一旁始终没有说话、却一直微笑着看着我的龚老师,顿时明白我的计划泡汤了,灰溜溜地回到了座位上。

那一次的败阵让我明白了真知之于科研的重要性,没有强大的理论依据,什么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仰望星空的事业不仅需要勤于思考、满腔的热忱,更需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乐此不疲的论证,心无旁骛的笃行,“丰台少年梦想一号”羽翼日渐丰满。装配当天,所有零部件都已准备好,只待我们将其组装起来。然而这谈何容易!除了主承力结构和电路板以外,几乎所有的零件大小都不超过一个指甲盖的十分之一,我们还需要用电烙铁将其焊接在电路板上,难度可想而知。从两点到六点半,整整一个下午,我们十个人围在实验台前马不停蹄地忙碌着。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大家的眼睛盯得开始模糊了,手腕也都犯了酸,最后还剩下一块芯片没有焊接。作为组长,我让其他人先回了家,自己留下来和龚老师承担起收尾工作。

我自然也想赶紧结束战斗,便以最快速度将芯片焊好,随即打开频谱仪,准备测试小卫星的收发信号功能。难以置信,频谱仪的显示屏上“风平浪静”——小卫星无法发出信号!那一刻我几近崩溃,难道一下午的辛苦就这样白费?龚老师拿起电路板仔细查看,很快发现了问题,原来就是我最后焊的那块芯片正负极焊反了。我懊恼无比,欲速则不达,早知如此,又何必赶那一两分钟呢!唉,科学容不得半点浮躁与敷衍啊!

焊接简单拆卸难,要想同时融化八个固定点的焊锡几乎是不可能的。龚老师亲自操刀,一只手握着改锥轻轻撬起芯片的一端,另一只手用电烙铁迅速地融化着各个焊接点。可是融化了这个焊接点,另一个就迅速凝固,每一次只能将芯片撬起一点点……此刻的我再也不敢心焦,不敢敷衍,在一旁小心地辅助龚老师……40分钟之后,芯片被拆了下来。这一次我再三检查无误之后,才小心翼翼地将芯片焊接上去,频谱仪的显示屏上也终于有了波动……事后我不禁感叹:成大事者,必敛其性,不能因为一时的急躁而率然冒进。今后的生活中,我要时时刻刻稳住自己,切忌浮躁啊!

研制小卫星的一年半,从理论到实践,最后将小卫星送上天,每一次的付出,每一次的失败,每一次的苦思冥想,每一次的奋然前行,都磨练着我的心性,丰盈着我的生命。浩瀚苍穹,那颗小卫星微不足道,但却点燃了我生命的小宇宙,激发着我的能量,引领我探寻科学的真谛。我且行且思,慢慢品咂——“丰台少年梦想一号”承载着我的航天梦,激励着我孜孜不倦地去追寻。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科学的真善美必将成全我最美的少年梦!

(指导教师:管 怡)

【获奖理由】

本文作者叙述了自己亲身参与研发卫星的过程,从设计草稿、与同学辩论到最后一篇芯片的焊接等一系列看似小事却非易事的经历中,表达了自己对航空航天事业深深的喜爱,从中感悟出从事这一庄重的事业既要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实践,在人生的成长中不断进步,带领读者体会航空航天事业的伟大与重要意义所在,体现了年青一代对航天梦的深深的热爱和不懈追求,是中国的未来与希望。全文文辞流畅,逻辑缜密,可谓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