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龙:希望的田野(十一届文心雕龙杯征文一等奖)

     发布日期: 2019-04-28

希望的田野

陈晓龙(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高三)

寒风嘶吼,猛烈敲打着窗户,试图从缝隙中钻进屋内。窗户不时地摇晃着,发出“咣当咣当”的声音。老李感到一丝寒气,嘬了一口烟,起身关紧了窗户。

冬季农闲,老李便来到城里找了一个看大门的活计,打点零工添补家用。

夜色渐深,白天热闹喧嚣的院子出奇的寂静,但老李知道在院子里那一个个种着有机蔬菜的明亮温室中,却有成千上万个小生命要破土而出,将要长出嫩芽,将要孕育果实。老李坐在自己的小屋里,倾听着电视传出不绝如缕的戏剧唱词声,不时也随着哼上两嗓子家乡的小曲,“鸟奔山林虎奔山,喜鹊老鸹奔大树下,家雀哺鸽奔房檐……”

每当唱起这曲,他总是唱得喉咙发烫。他喜欢热闹,虽然来城里已有不短的日子了,但这样的静他不适应。每当黑夜,他总会想起家中的老伙计们。冬夜乡村的晚上,他们聚在一起,聊聊今年的雨水,来年的收成,吧嗒吧嗒乐滋滋地抽着旱烟,你一言,我一语,笑几声,干咳一阵,咳声传出老远……老汉们看似懒散,其实暗地里都铆足了劲,开春要拿出一个崭新的气象来。

他想起家中老屋后的那片菜园,蔬菜的那一抹绿总是被太阳照得油腻腻的。天,说不上很蓝,甚至泛着灰白,有点土地和粮食的味道,有一种踏实的舒适。一踏进菜园,他总要放下水桶吼起野调调:“芝麻开花节节高,谷子开花压弯腰,茄子开花头朝下,苞米开花一嘟噜毛……”粗哑的声音击荡过层层空气,像股热风肆意飘扬。

老李想到村庄和土地,眼睛湿润了。

“汪、汪、汪”几声狗吠,老李忙披上棉服,拿起手电筒,走进院子去巡查。“噫”,原来是有间温室的门没关呐,还亮着灯。“热气都跑出来可糟了喽!”老李叹了口气,往温室走去。

到了温室门口,一股暖气裹住了全身,让他想起往年冬天家里热乎乎的碳炉子。他搓了搓手,问道:“里面还有人吗?”

“有人,有人”,从葱茏的豆角架后冒出一个年轻的身影,“原来是李大爷啊,外面冷,您快进来吧!”

老李原本没打算进去,但他的脚却已不听使唤了,挟裹着他向温室走去。

温室里各种作物和蔬菜争先恐后地生长着,虽是冬天,却像盛夏一般生机勃勃。老李张着大嘴环顾四周,每一样作物他都熟悉,但它们如此秩序井然地排列着,又让他感到陌生。

老李好奇地问:“这些蔬菜真的没有施化肥、农药吗?”

年轻人笑了笑:“对,我们施绿肥,采取生物防治。”虽然老李听不懂这些,但还是很感兴趣:“哦,怪不得长得这么好,我们农民也能种吧?”

年轻人打开了话匣子:“当然了,如今中央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我们农村下一步要逐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沃土工程’。这种技术能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利润也高,能帮助农民致富呢!”

老李带着满脸的笑意踱回到自己的屋里,真想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马上告诉老伙计们。他搓了搓手上的老茧,那又厚又硬的老茧时刻提醒他,自己属于那片土地,只有站在那块厚实广袤的土地上,心里才踏实。

再三考虑,他终于定下了,开春就回家,学习种植有机蔬菜。他要坚守在自己的土地上,土地是他的命,离开了土地,他就是一棵断了根的老榆树。

夜里,他破例喝了一壶烧酒,醉意朦胧里又哼起小曲,“你要走啊他不拦,霸王槽头把马牵,先解缰绳后背鞍,老仙家扬鞭打马要回山啊……”

哼着哼着,老李甜甜地睡着了。

梦里,他挥着锄头,刨开冰冻的土地,土壤冒着腾腾的热气,散发着馨香。老李抬头看看温暖的阳光,脱掉厚厚的棉袄,搓了搓手,干得更卖力了。不一会儿,布满裂痕的土地又温润起来,他笑着,仔细将来年希望的种子,撒进土里。

他仿佛听到藤蔓恣意生长,肥硕的瓜果在拍手歌唱,从村委大院里飘来一阵阵甜美的歌声——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哎咳哟嗬呀儿咿儿哟……

(指导教师:吴绪磊)

【获奖理由】

高新种植技术给老旧的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希望。作者从“老李”的视角进行叙述,歌颂了农民的勤劳勇敢,也肯定了当下的新兴技术,暗示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与高科技相结合的发展之路。文章构思巧妙,语言简洁流畅,细节生动真实,体现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本文发表于《光明日报》获奖佳作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