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李若濛,中国少年作家协会会员、华人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年作家班学员、记者,2011年度中国少年作家班优秀学员。现为北京市第35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校广播站记者。从小喜欢阅读、写作、电影、音乐和旅游。11岁开始在人教网的网刊《童心飞扬》和《小学语文》等栏目中发表文章。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尝试童话、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多篇文章被收录于《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中国少年作家年度优秀作品选》、《中少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冰心作文奖获奖作品集》中,并被不同的网站转载。2013年荣获第六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校园文学写作大赛特等奖(10名)。
【写作感言】
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写作的呢?我自己都记不清了。
只记得是很小的时候就喜欢拿着笔写一些稚嫩的文字,不是学校的任务,没有家长的强迫,只是源于自己内心的冲动,写作的欲望像一股清凉的泉水喷薄而出,水珠散落到笔尖,殷透过纸张,变成心灵的独白。
如今的我,已少了一分稚嫩,多了几分成熟,看待事物也不再仅仅是出于原始的热情,会常常在麻木和迷茫中徘徊,但幸好,写作的冲动从未因时间的流淌而消逝。每当拿起笔时,自己仿佛慢慢的与世界隔离,屏蔽掉了喧嚣与吵闹,遗忘了无趣与烦躁,我的目光会追随着那淡蓝色的字迹,任思绪在文字中飞扬,世界仿佛就停在此刻。
对于写作,没有刻意的痴迷,也没有付出格外的努力,但是我知道,我离不开它——像一个要离家的孩子眷恋母亲的怀抱。直到现在,失落时,彷徨时,文字都会帮我从困惑中解脱出来。我带着对写作的热爱,向远方走去,安安静静。
【作品选萃】
盘古时代
李若濛(北京市第35中学初二)
混浊一片
我,要倒下了
去天堂或者地狱
选择长眠或者短睡
听见笛声或者鸟鸣
看见清晰或者混沌
那流淌着的是河流还是血液
那记录的是历史还是风声
那漂浮着的是云彩还是花香
那闪烁着的,是朝阳还是晚霞
最终
还是倒下了
滚动的烈日卷着滚烫的星星
树叶间混着泥泞的土地
在全然一片的无声世界里
我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滚动着
流淌着
触到炽热的星星
混着柔软的泥土
吻着沉睡的花苞
宝贝
一切都不存在了
没有了斧子没有了天地
没有了混浊也没有了分明
一切都听不见了
一切都安静了
这是另一天开始的黎明
乌云间金色斑斓
我的宝
要坚强
这是我最后的低吟
彼岸的灯
恍惚之间,我闭上眼。像陷入了冰冷的海,黑暗一点点带走身体里的温暖,恐慌与迷茫将我吞噬,缓缓下坠,下坠。缓慢地,我睁开眼,模糊之间看见隐约的灯光,仿佛远在天边,又仿佛触手可及。
记忆停留在几年前的一个夜晚,如今再想起,已被岁月磨得不再清晰,只记得我撕心裂肺的哭声,妈妈小声地抽泣,爸爸手夹着的烟雾模糊了所有的对白,渐渐地,将苍白凝固。
如今再提起那段日子,妈妈半开玩笑地说,那时的我很幼小,发出那么难受的哭声把大家都吓坏了呢。护士打针的时候,因为我太胖了都找不到血管。然后她轻轻地叹了口气,说:“你当时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到了医院才知道,是支气管炎。”
滚滚往事扑面而来。我记得啊,记得妈妈抱着我匆乱地出了家门,记得爸爸在无限延伸的被路灯照亮的街道上拦车,记得充斥着消毒水味的白色病房。我也知道,对于妈妈来说,这可能是她心里的一道疤,被时间的流逝打磨得越来越淡,现在变成了生命中不会去想起、不会去遗忘的一岁年轮;对于爸爸来说,这可能是他心口上被时光稀释掉的灰尘,偶尔被玩笑吹起,现在流失到永远向前看的世界的角落里;然而对于我来说,这可能是人生中第一个坎。
那些在病房里的日子,仿佛被人扔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梦境,而现在,我将它一点点展开,黑色的墨渲染开来,晕成了一段内心的独白。
感觉浑身冰冷而难以呼吸,我慌乱得挥动着四肢却更快地往下沉。我迷茫而惊恐环顾着一片带着棱角的黑色,手足无措。
原来当困难来临时,幼小的我们倘若看见一只咆哮的猛兽,以为它势不可挡,以为我们没有力量去抵抗。
脑袋开始膨胀,四肢已经无力。我想放弃。恍然之间,从角落里开始闪起摇摇晃晃的灯火,照亮彼岸,照亮暗夜。
其实,命运从没有放弃过谁,它委托周围的朋友给我们一个微笑,嘱咐亲爱的家人给我们一声鼓励,这便是命运所给予的希望。
像一个突然被闹钟惊醒的孩子,我奋力向前扑去,去寻找彼岸的灯,也是去拯救自己,逃离这黏稠的黑暗。
我们谁都没有办法预知未来,唯有使自己充满了力量,唯有使自己奋力一搏,才能看见光。其实有时候,我们同样,势不可挡。
我爬上潮湿的岸边,刹那间灯火辉煌。仰起头,整个世界都被照亮。我安安静静走下去,褪掉了青涩与稚嫩,原来这就是成长——在黑暗中寻找光芒,在迷惘中探索希望。
彼岸的灯,指引着方向。 (本文获第六届“文心雕龙杯”80分钟现场决赛特等奖)
(责任编辑:文心雕龙杯大赛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