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戏剧审美教育,激活语文学习效率

中国校园文学网      发布日期: 2020-09-15

重视戏剧审美教育,激活语文学习效率

文/赵 慧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令人奋进的新局面。特别是要重视文学教育的育人功能,开展校园文学教学活动,突破原有的语文教材学习框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也抓住改革的大好时机在语文课中尝试戏剧教育,让戏剧走进课程,利用有效的戏剧教育策略和方式,激活语文学习。

一、课本到剧本的改编策略让学习内容鲜活起来

课本是以文字为载体的书,能够理解感受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思想内涵,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小学、初中阶段,孩子的想象、判断、概括等思维能力还不稳定,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人物形象就会产生一定障碍。因为有障碍,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通过改编戏剧表演的形式,使文本故事情节通过艺术表演再现,这个转化过程使得学生从抽象到具体生活形象对接,会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力。

戏剧的艺术结构并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平铺直叙的展现,而是有目的、灵活地截取生活某一个横断面来构建作品的主题,内容更加灵活,矛盾更加尖锐,情节更加集中,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戏剧艺术的结构非常注重横断面的描写,把人物的经历和事件都压缩在若干场面中,集中从人物的矛盾冲突的状态中,从剧情高潮的状态中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塑造艺术形象,反映深刻的主题。一般来说,从课本到戏剧的艺术改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移植式,即把原著几乎原封不动地转现在戏剧舞台上”,戏剧忠实原著,承认原著的超验地位;一种是“注释式,采用原著的某个人物或某条情节线索,根据当前现实的需要重新结构故事”,有所改动、丰富、拓展。

语文课上,我通常采用改剧本的手段让学生对课本进行二次创造。

例如,我们学习《背影》课文时,我和学生一起把朱自清的《背影》改编成四幕剧“回家办丧事”“送行”“买橘子”“家书”,请看第四幕“家书”:

 

朱自清在家里读父亲的信:

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儿子:父亲,爷爷的信,你念给我听啊。

朱自清:好。

儿子:爷爷膀子疼痛,为什么还要给我们写信啊?

朱自清:因为他想爸爸啊。爷爷少年离家,做了许多大事,然而老境颓唐。他心中郁闷,前几年我们极容易争执。这几年,他年纪大了,我们又不在身边,他非常挂念我们。

儿子:我也挂念爷爷,好多年没有见他了。

父亲:你还记得爷爷嘛。

儿子:记得,我心里的爷爷胖胖的,很爱笑。爸爸,你心里的爷爷是什么样的?

朱自清:我心里的父亲呀,那个蹒跚的背影,黑色棉袍。

(旁白)朱自清的一生充满了对亲人的关爱和柔情。他的弟弟、妹妹都是靠朱自清微薄的工资和稿费完成的学业,而且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二弟朱物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后又进哈佛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三弟朱国华,考入厦门大学法律系。他的妹妹朱玉华毕业于南京师范学校,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课文中反应家书的内容就一句话:“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里有很大的留白,它给予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填补文本的想象自由,引导学生在书信多重信息中回归自我真实的生活,植根于内心深处的成长。我在引导学生改编时,采用“注释式”的改编方法,让学生在最自由的文本阐释空间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这个创作的过程恰恰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教师非常巧妙地利用戏剧的结构技巧和舞台艺术,生动地再现了父亲的形象,以及父亲对朱自清的影响,使学生在演出中深深体味到了父爱,提升了语文教学艺术,凸显出了戏剧艺术的教育魅力。

二、学生演出实践的策略让学习过程“动”起来

语文综合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的。戏剧作为一门集文学、表演、音乐、美术、舞蹈、化妆等于一体的综合舞台表演艺术,它是以阅读剧本为基础,由演员扮演角色,通过在舞台上演出故事情节,来反映、表现生活的艺术形式。教育戏剧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在于扮演,演员是戏剧教育中最主体的对象,我们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舞台,开展演出实践,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戏剧表演打通了具体的时空状态和身份界定,学生、家长、教师通过剧中特定的角色表达,从而实现教育情境中人与人的心灵交流。

戏剧学习中,学生对扮演角色的认识,特别是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对主题的理解,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深入角色的生活情景,捕捉生活中的素材。例如,我们改编的话剧《北街南院》,剧情截取了非典时期,发生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大杂院的故事,剧情围绕非典时期人们的不同认识和对生活工作的态度展开。这个剧本改编同样采用了注释式的改变方式,由于剧本反映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我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北街南院》故事后,邀请同学深入生活中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教会学生学会观察,通过视觉的观察、听觉的捕捉,体验到生活中各种形态的造型,日积月累沉淀下来予以总体的感受。

第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予以积淀,理解构思改编剧本。积淀就是把主体深入到生活中,结合自己的体验,把生活中的现象和作品原形进行重新建构,以生活积淀为基础,与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对角色加以理解,对生活的点滴感受和认识进行归纳与演绎。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建立了6个主要角色的形象模型,这6个角色是从15位扮演者的生活经历寻找共性并浓缩提炼而成,扮演者就是角色现实生活的原型,是现实版的“老杨头”,从创作之初,剧本就充分尊重生活,把剧本中的鲜活形象融进每一名参与者的现实体验中,不是让演员靠近角色,而是让角色成为演员自己。剧中15位演员的表演,实际上是借助角色进行一种“自我”生命历程的叙述。在教师指导者有计划地架构和引导下,放大的是那种从“自我”中衍生出的身份认同感,以帮助孩子们解释他们生活的世界,而在此基础上戏剧教育无论在感情强度还是理性深度上,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也最为有利。

第三,用表演的外在形式展现人物精神面貌。解读人物并非前期准备工作,而是贯穿于演员的整个人物塑造过程。读懂人物、理解人物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演员怎样把自己所理解的人物呈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也懂得舞台上的角色人物,为他激昂慷慨,为他潸然泪下。通过演员的扮演,语言的塑造,剧本中的角色才能得以伸张,总而言之,教育戏剧是最具整合性、吸引力、综合性、实践性为一体的表演形式。戏剧教育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想象创造能力、感受表达能力、交流交际能力。张伯苓在其教育论著里,对戏剧教育的作用曾谈到“通过戏剧元素、戏剧的结构和戏剧的过程,把学生的感情和认知导向教育目标,注重人的语言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表现能力、角色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全面和谐发展”。

     三、用戏剧讨论餐吧的方式,让审美鉴赏能力提高起来

戏剧教育并不是让学生掌握戏剧知识,学会戏剧表演,最终成为戏剧家,而是借用戏剧性的课程滋润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与语文教学承担的重任相吻合。

一出好戏之所以成其为好戏,是因为它包含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能令人不断玩味、领会,不断深入其中,每次阅读、观赏都会产生不同的体悟。学生对角色的理解和体现,就是要在对角色的外在动作进行基本的模仿的同时,还要对角色内心的思想、心理、情感做全方位的定位,多方位去体验去感受去想象,只有对角色产生感悟、想象和判断,才能深入了解和理解角色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的真实情感,才能使得舞台上的角色贴近生活、形神兼备。而这个过程往往靠一个学生去理解,有时很难达到高度的认识,我们常常会把学生组织在一起,以讨论餐吧的方式展开讨论。“讨论餐吧”顾名思义,讨论方式灵活,讨论的话题选取角度很小、很集中,常常就某个主要人物,或体现主题的某一两句话展开讨论。

例如《北街南院》,这出话剧善于把感情描写与客观判断相结合,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精细的描绘相结合,剧中人老杨头的一番话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对不住啊!在唐山那会啊,我的腿折了,拄着拐,带着个刚从地底下刨出来的孩子,那真是难啊!全靠工友们啊,我一辈子忘不了。人在难处,有人帮一把,那真是金贵啊。我就想我这辈子,遇到谁有难处,也不管过去有什么过节,我都要伸把手,我觉得这是咱老祖宗留给咱最金贵的东西。有了它,什么灾啊难啊,你就是天塌下来,也能撑得住,压不垮。”听了这样一番话,不论是观众,还是演员无不为之动容。我们就把这句话拎出来展开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们俨然已经忘记自己的存在,早已把自己融进人物的角色中,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情感的体验,通过长时间讨论积淀,最终内化形成自己稳定的价值取向。因为戏剧是最接近生活本来面貌的艺术,最容易引发人们对生活的联想,也最能够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戏剧以其有效的方式,令人获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而对人的思想施加道德的、审美的、心里的、政治的等多方面影响,产生积极的有效的教育作用。这正如美国教学论专家泰勒所说的一样:“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习者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张华《教学与课程论》)。

总之,用戏剧教育的元素让语文学习鲜活起来。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层次,拓展了语文教育的视野,提高了语文教学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语文课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